【哲學星期五@高雄】書與樹之間的抉擇:中央公園護樹行動

1974年,一群印度鄉村婦女集體出動,用肉身環抱她們家鄉的樹木,從而成功地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保護了她們家園的一片林地樹木。這運動接下來風行了全印度和全世界不同國度,以抱樹運動來護樹。
這幾年,在台灣,隨著網路與公民團體的發達,也常常可以在自身或他人的社群媒體或其他媒介上,看到各種細致的護樹呼籲與護樹行動。今年4月中下旬,台北松菸大巨蛋外就有一群民眾發現大財團為開發工程粗暴「拔樹」,向市府與財團抗議。然而財團不為所動,依舊拔樹,讓護樹志工與民眾、議員相當氣憤。現在,高雄也有一場護樹運動,地點就在位於高雄市心臟地帶的中央公園。
日前傳出,李科永基金會擬捐建約8仟萬元經費,將在台灣文學館後方、中央公園內,興建李科永紀念圖書。消息在媒體披露後,引來贊成與反對意見僵持不下。中央公園原本應該是森林公園,但因為私人基金會想蓋紀念圖書館,是以捐贈一定金額給市政府,希望在中央公園原有林地上蓋公共建物。但這棟公共建物,將必須拆移五十棵樹,因而引起一些關切樹木的市民關切,也開始了護樹運動。
我們為什麼要護樹?我們可以透過哪些方式抗爭保護樹木?哪些人有權參與決定樹木去留?如何決定哪些樹該被保護、哪些該留下來?對一個都市而言,為何樹木是珍貴的?樹木跟文化公共建設如巨蛋、圖書館之間,我們如何取捨?
本週哲學星期五@高雄,邀請到中央公園護樹護地行動聯盟的發起人張承賢醫師,來為我們分享護樹理念與運動方針,談談在世界風行也是台灣公民的新興運動 — 護樹運動。
【與談】張丞賢|中央公園護樹護地行動聯盟發起人
【主持】劉燕玉|哲學星期五志工
【時間】7 月 11 日(五)19:00 – 21:00
【地點】新濱碼頭藝術空間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 64 號 2 F(捷運橘線鹽埕埔站 1 號出口右斜對面;地圖 http://www.sinpink.com/imformation.html)
【主辦】哲學星期五@高雄志工團【活動注意事項】
本活動開放參加,毋需事先報名,唯座位有限,敬請提早入座,謝謝!
【哲學星期五@高雄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kh
【哲學星期五官網】http://www.5phil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