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非』星期五@高雄】彩虹的那一端 — 婚姻與教育平權的最後一哩路?

去年起,我國內政部開放戶政系統中增加了「同性伴侶註記」,然而這項措施對於同志權益提升有限,同志在伴侶罹病時的醫療決策權和探視權,及身後的財產繼承權等依然得不到法律保障。新國會上任後,民進黨立委旋即決定推動民法 972 條修正,並於今年十月下旬宣佈連署提出《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然而,在社會反對一方的強力施壓之下,新政府內部出現修專法作為替代選項的聲音,引發了 12 月 10 日世界人權日當天,將近 25 萬人上凱道爭取婚姻平權。
根據新近民調顯示,同志婚姻合法化在台灣的支持與反對方比例極為接近,然而其中卻出現明顯的年齡世代斷裂。支持一方認為婚姻平權不僅讓同性伴侶能獲得應有的保障,同時也將使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國家,為平權歷史寫下偉大的一頁。而以「護家盟」為首的反對方則認為,若民法 972 條修改,將導致「家庭頓失夫妻、父母等稱謂」,是傳統倫理架構的崩解。
在 25 萬青年上凱道表達對婚姻平權的期待之後, 反同婚團體與保守家長決定把戰場延伸至《性別平等教育法》;數名議員集結家長團體,要求「沒有家長的認可,性平教材不能進入校園」。
這些恐慌效應,不乏來自台灣家長與社會大眾對學校性別平等教育的理解不足。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回應,教科書審訂多年來都是依據性平法,以推動性別多元的方式來呈現。關於「認識同志」部分,潘部長也表示,一直以來,社會上的許多霸凌事件皆起因於對同志的不瞭解,希望藉此引導學生和社會對同志能多認識,才能減少有關性別的嘲笑、霸凌的發生。
挪威的義務教育的教學大綱中明訂七年級的學生必須具備「描述人體從受孕到長大成人的能力」,以及「解釋青春期的發展,討論性別認同和不同性傾向的能力」。德國也在小學階段起就有性教育課程。支持者認為學校教育有義務教授性教育,以培養孩子性與身體自主的意識與能力;而反對方宗教團體也曾經狀告歐盟人權法庭,要求在小學四年級教到性教育時,家長有權利不讓孩子去上這些課。反對方家長仍認為學校教授性教育會讓孩子想模仿嘗試;另一方面,也有許多研究顯示,世界上對於教授孩子性教育接受度較高的國家,年輕人對於安全性行為的意識更高,因此這些國家的青少年懷孕生子與墮胎比例都較其他國家更低。
在國民義務教育階段,誰有權力決定學校要不要開性教育課程?家長?政府?還是教育專家?現在的性平教育教什麼?怎麼教?面對性別教育與婚姻平權運動中面臨的種種挑戰,台灣要如何擁抱更平等的社會?本週哲學『非』星期五@高雄很高興邀請台南一中公民科教師郭復齊老師,以及高雄市港和國小為我們解說婚姻平權的修法爭議,並帶領我們一起瞭解台灣性別教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論你是家長、老師、學生,或關心此議題的朋友,都歡迎大家一起來思索性別與婚姻平權的重要議題。
【與談】郭復齊|台南一中公民科教師、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平輔導團輔導員
【主持】劉燕玉|哲學星期五志工
【時間】 2016 年 12 月 24 日(六)14:30 ~ 17:30
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主辦】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哲學星期五@高雄志工團
哲學星期五@高雄志工團:
【策劃行政】翁嘉昀、林宏軒、楊柏賢、劉燕玉
【海報/攝影】黃靖文、黃盈昇、蘇峻弘、陳虹而
【器材/場地】黃上容、傅筱雲、楊堯珺
【臉書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3604003087886/
【哲學星期五@高雄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kh
【訂閱哲學星期五@高雄活動通訊】Email 通訊錄: https://goo.gl/bKLc3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官網】 http://www.sinpink.com
【哲學星期五 app】
Android 版 https://goo.gl/5V7Sa3
iOS 版 https://goo.gl/mWD9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