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非』星期五@高雄 】— 習近平的強國夢與社會治理模式




今年 10 月 18~24 日,中國共產黨第 19 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大會中發表報告,除了總結過去五年的成果,也提出在他統治下未來五年的工作目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習政權的核心思想,並且隨後被寫入黨章。

「新時代」三個字究竟意味著什麼?「新」在哪裡?乍看之下,堅持共產黨領導、深化改革、人民民主專政、依法治國這些都是過去我們非常熟悉的詞彙。哪些政策具有延續性?哪些又是新的?我們又應該如何解讀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在未來幾年可能發生的改變?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中國內部的社會矛盾已經轉為內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並且提出人民當家作主、降低貧富差距、加強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等理念。但就在 2017 年 11 月中旬的北京大興火災事件後,北京以雷厲風行的手段快速強制驅離「低端人口」。這與所謂的「習近平思想」有無不一致?而在習政權未來五年的治理下,社會治理體制與模式又可能出現何種新措施?而在與台灣相關的案例中,李明哲因為在中國參與非政府組織的活動,被以「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處五年徒刑,又透露出什麼玄機?

12 月 10 日世界人權日當天,哲學『非』星期五邀請長期觀察中國政治體制的許家豪博士,以及在第一線觀察中國公民組織與維權運動的獨立記者趙思樂進行對話。許家豪將提出他對習近平十九大報告的觀察,分析其內藏的玄機;趙思樂則將討論中國公民社會在未來幾年可能面對的嚴峻挑戰。

【與談人】趙思樂|中國維權作家、許家豪|中山大學政治學博士 
【主持人】劉燕玉|哲學星期五志工
時間】 2017 年 12 月 10 日(日)14:30 ~ 17:00
【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主辦】新浜碼頭藝術學會、哲學星期五@高雄志工團
哲學星期五@高雄志工團:
【策劃行政】翁嘉昀、林宏軒、楊柏賢、劉燕玉
【海報/攝影】黃靖文、黃盈昇、蘇峻弘、陳虹而
【器材/場地】黃上容、傅筱雲、楊堯珺
【臉書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3604003087886/
【哲學星期五@高雄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kh
【訂閱哲學星期五@高雄活動通訊】Email 通訊錄: https://goo.gl/bKLc3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官網】 http://www.sinpink.com 
【哲學星期五 app】
Android 版 https://goo.gl/5V7Sa3 
iOS 版 https://goo.gl/mWD9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