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達 Yves Chiu Chun-Ta

邱俊達,1983年於高雄出生。2008年從哲學仿歐式象牙塔逃出,卻滑入當代藝術生態的廣闊泥沼,如今深陷其中。2017獲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士,2019年進入臺灣藝術檔案中心擔任研究員。從西方哲藝思想與大師創作獲得數不盡的天啟靈感,但比較喜歡聽自己的神說話。然後從事人們所謂策展、藝術評論、雜誌編輯與相關研究工作。受益於山海經、聊齋誌異、卡爾維諾、Hans Ulrich Obrist、Jimmie Durham。長期關注藝術介入空間之相關課題,以及如何從偽社會學方法描繪真實的社會形貌,從偽論述方法來進行知識生產,使藝術創作與生活真正發生關係。
重要經歷有「2014新年新希望」(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聲語遶境-台灣與北愛爾蘭交流展」(高美館)、「蟲洞劇場」(高美館)、「梅爾汀計畫-一年對話實踐:縫線、鬼故事、逃離」(台北當代藝術館)、「臺南中國城」(首爾現代美術館)、「負育群帶聚落」(空總文化實驗場)、「2019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總爺藝文中心)、「arts in jet lag」(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 植變-身態園丁的療癒術 」((公共藝術)、《共同史》(加拿大)。
學歷
2018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藝術博士
2008 國立中山大學 哲學研究所 碩士
2005 私立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 學士
得獎經歷
2017 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駐村,第19屆文化部「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畫」
2017 2017世安美學論文獎,〈朝向一種場造美學:共享域思維下的當代社群藝術〉
2013 國家藝術基金會「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補助,「梅爾汀計畫-從融體與灰燼中重生」(後改名為「梅爾汀計畫-一年對話實 踐:縫線、鬼故事、逃離」)
2012 獲「2013年台北國際藝術村國內人才駐地計畫獎助,台北藝術進駐計畫」
2010 獲「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補助參加第四屆現象學暑期大師深造班,並發表〈喑啞歷史性:《眼與心》中藝術表現論初探〉(L’historicité Sourde as Immanence: A Pilot Research of Expressive Theory of Art in Eye and Mind)
2009 世安美學論文獎,〈朝向廢墟的詩意空間:從空間詩學到廢墟空間〉,改寫後收錄於《在現代性的廢墟上──世安美學論叢系列I(2008-2013)》,2014
策展
2021「arts in jetlag-Floating on the Buffering」,The Substation。新加坡。(進行中)
2020「2020阿川行為藝術節-謎走和諧」,臺北:臺北當代藝術中心;臺南:么八二藝術空間,臺灣。策展人:葉子啓、邱俊達
2019「arts in jetlag」,西帖國際藝術村1702工作室,巴黎,法國
2019「遊記導覽-阿川行為群2013-2018」,新營文化中心,臺南,臺灣
2019 「2019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總爺藝文中心,臺南,臺灣
2018 「負育群帶聚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臺灣
2017 「臺南中國城」,首爾現代美術館Warehouse(SeMA),韓國
2021「再社區—過渡.聚合.創生」,高雄:新濱碼頭藝術空間+SKB文明鋼筆+貓手日文二手藝術書店+廢墟Bar,臺灣。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
2020「Let’s去搭打狗時光機」,高雄市鼓山國小,高雄,臺灣。策展團隊:王梅香、李怡志、邱俊達。(進行中)
2020 「變態因子:大高雄藝文生態鏈結1980-2020」,高雄師範大學116藝文中心,高雄,臺灣。策展團隊:簡子傑、邱俊達
2019「植變-身態園丁的療癒術」,中正區社會福利事業綜合大樓,臺北,臺灣。策展團隊:李哲宇、邱俊達
2019「地景遠眺-水交社中的南郊視野」,水交社文化園區,臺南,臺灣。策展團隊:陳宣誠、邱睦容、蔡明岳、邱俊達
2019「大林蒲勇者地上城」,參與蔡佩桂策展「大譜普市:一座偉大城市的技術指南」,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臺灣。策展團隊:倪祥、邱俊達
國際教學與資源連結
2020 受邀至日本大阪2019 受邀至新加坡進行講座「再聚落:後廢墟時代的機制特定創作與城市生發詩學」,Post-Museue主辦。
2019 受邀至印尼(雅加達)舉辦「Site: N/Archive」工作坊,臺北當代藝術中心主辦,Gudskul協辦。
2018 受邀至中國參與「海峽兩岸暨香港城鄉更新與再造研討會-非城非鄉:當代聚落的再定義」,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學術委員會、天津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主辦
2016 受邀至新加坡「SURVEY: SPACE, SHARING HAUNTING」展覽之系列講座「Substation」藝術空間主辦,Post-Museum策劃。
2015 受邀至韓國「Cross Project: A Petit Artistic Consideration on the Invisible」行為藝術項目擔任觀察評論員。





相關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