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婉禎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簡稱:新浜)位於鹽埕區,承接高雄最深刻累積的歷史涵養,「新浜」於1997年創立之際,乃高雄市立美術館剛成立後3年,這段時間正是臺灣1987年政治解嚴之後,政治解嚴前後,臺灣社會各領域蓄積已久的能量大爆發,藝文領域在高雄也呈現百花齊放邁向當代的關鍵時刻。


「新浜」所在地自成立之前,即是高雄藝文人士聚集的場所,為高雄凝聚當代前衛思想並延續至今。故而,於「新浜」25週年的今日,回望「新浜」這期間所舉辦過的展覽活動,應能反映高雄的當代藝術型態,而從時間軸的表現,則可見出高雄的當代藝術發展趨向。大體而言,所呈顯出來而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是展覽瀰漫著「土直」精神。「土直」取自臺語的語音,意為真實誠懇而直接,也取其字面解讀,具有立根於本土、直來直往,不故作風雅、不扭捏作態之意,而此正是臺灣南方藝術所展現出的特質。
本展《土直‧圖譜─「打鼓」浪拍衝岸的當代視野》藉由環顧「新浜」創立至今25年間舉辦的展覽,審視其中展出的作品及其形態,回歸實證主義的科學態度,嘗試透過「圖譜」的方式,或能從中掌握高雄當代藝術發展的呈現樣貌。本計畫以「藝術檔案作為檔案藝術」的展呈方式,統整分析「新浜」自1997年創立以來的展覽檔案資料,以「檔案學」為基礎,按時序分類編製「新浜展覽檔案全宗」,使成為解讀高雄當代藝術發展之圖譜。
邀請兩位論者針對高雄新浜藝術圖譜進行解譯,陳誼芳自圖譜做出觀察:「新浜碼頭的『南方觀點』呈現出來的是使創作技巧進化、藝術內容貼近時代的現代意識;為了爭取南部藝術家與作品更大的存在感與注目,也醞釀出一股有點蠻橫與野性的衝勁,以熱情而直接的情感抒發在藝術創作上。」而曾玉冰則觀察新浜人員的變動更迭,得出新浜前衛精神並堅守南方場域精神的特質。高雄舊稱「打鼓」,打鼓隆隆作響亦如高雄海岸邊之浪拍衝岸,也正猶如代表高雄當代前衛精神之「新浜」,直接不扭捏作態的展覽藝術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