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簡介:(文/陳淑燕)
<島嶼的風,自然呼吸> 陳淑燕+杜瓦克·都耀 創作展
屬於這個土地和海洋的聲響,
如此的韻律,這樣的呼吸
是經由手與身體與自然媒材的對話與不斷操練
呈現一種島嶼的強韌與柔軟,散發一種自足的內在韻律與呼吸
彼此之間疊合交織穿越,創造一種群聚洄游的流動能量
寧靜的 輕盈的 溫柔的 飛翔的 綻放的
蔓延開來~
創作者重複著創造這些自然造型如同呼吸的韻律,透過原材質的質性呈現及古老工藝的手作錘鍊,編織出相互對話又各自表述的關係,藉由一系列輕盈但靈性的作品,呼應出人存在大自然中的內在韻律與純粹!
原生材質的創作~回歸內在自然母體,點燃創作的有機性
使用原生材質來創作,呼應回歸的渴求,回歸內在自然母體的源頭,回歸人類在大自然中原本就具有的運用能力,從原生材質開啟有機性創作。
當我們到野地森林中,採集竹、藤、樹皮布、草木染料等製作材料時,就如同古早時期的祖先們取用生活周遭的自然資源一般:對未知的自然必須是尊敬的、對植物的生長環境和合適的採集季節及處理方式,必須是精通的,同時也需要完整的自然知識及純熟的工藝智慧和經驗!原生材料的性格鋪陳著環境影響的密碼,充滿著鮮活的變化與不預期性,因此處理材料時如同與生命體對話,需要創作者謙卑而充滿愛地專注投入,了解那密碼與之相搏相激,順性而為共同激發出創作的有機性!而製作過程是持續的身體勞動累積,重複性的編造,如同宗教般的修練與靜定。
一體成形~文明與自然的連結、並存
回歸自然母體的源頭,回歸每個個體的原初,所以找到再出發的獨特性,也看見文明與文化的來源根處!於是找到由植物原型到人為工藝的連結形式:「一體成型」,這是自然竹體到切剖編織的魚筌竹編,這也是自然枝幹到捶打的樹皮布花開展,極單純原始又純淨的形式,也透露出人類文明其實是可以與自然本體連結與並存的。
豐富多元的島嶼文化和質地
島嶼台灣,地理環境的豐饒與族群文化的多元,充滿著活潑的生命力!多變化的山岳林相所孕育的植物及纖維和我們島上族群一樣豐饒多樣!於是這些有個性的原生質地纖維也像是土地上的族群與文化,在這裡共同交織著多元複合性的整體。
古老工藝技術之一的樹皮布,是包括台灣在內的南島民族很具代表性又原始的編織文化;2001起即沉浸其中的陳淑燕,透過質地和技術的研發創作,已發展出許多豐富的造型語言,此次展覽有<魔法森林 如花展放>、<豐饒之境>、<精靈的華爾滋>和<土地紋理-皮相>等作品參與展出。
另一位創作者杜瓦克·都耀則善於運用竹藤編工藝,和陳淑燕一起將噶瑪蘭族漁獵文化中的「Sanku」(魚筌)一體成形的環保智慧,發展成細膩優雅、充滿線條光影的空間燈飾和裝置,讓捕捉魚蝦的漁具化身為捕捉心靈能量的容器,細細品味原始竹材與籐的柔韌,切剖出力與美的線條,執著地編織著手藝的痕跡!
他們兩位透過簡樸原始的素材,單純簡練的手藝,敘說著我們這個土地的呼吸節奏和紋理脈絡,以及潛藏在每個人內在的原生自然。


島嶼的風,自然呼吸
藝術家:陳淑燕、杜瓦克·都耀
2016.7.23(六)~2016.8.14(日)
新浜AB展覽室、Pin-Bien館
幸運酒會: 2016.7.23 PM3:30
協辦單位:哲學星期五@高雄
【哲學星期五@高雄】原住民傳統工藝的現代性:噶瑪蘭族的香蕉布
座談日期 : 7/29(五)pm7:00
【與談人】陳淑燕、杜瓦克·都耀|藝術家、劉正元|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語言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特別感謝:林靜憶 / 導演、小獵犬號創作
展覽執行團隊:展覽總監/楊堯珺Yao Chun YANG ; 專案行政/陳虹而Hung Erh CHEN、陳韻儀Yun Yi CHEN ; 視覺設計/陳况豪Kuang Hao CHEN ; 翻譯/傅奕瑋Yi Wei FU ;印刷/天晴印刷Dawn Cultural Enterprises ; 光織屋工作團隊-工藝師/潘清水Cing Shuie PAN
主辦單位: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
指導贊助單位:文化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媒體協力 : 今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