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閩南大戲院裡的時尚秀

時尚設計學系的畢業展演

文|黃俊傑

廈門別稱鷺島,簡稱鷺或廈,廈門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位於臺灣海峽西岸中部、福建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廈門島是廈門的主要島嶼,也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的商業和政治中心。廈門島和金門縣隔海對望,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廈門市的管轄境域由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翔安、同安、集美、海滄)、廈門島(思明、湖裡)、鼓浪嶼(思明)、大嶝島(翔安)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當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到廈門時稱廈門為「花園城市」,美國前總統理察·尼克森亦曾贊美廈門為「東方夏威夷」。

廈門閩南大戲院位於廈門市思明區(廈門島),進入秋天的季節,本該是秋高氣爽宜人舒適的天氣,然而九月、十月份的廈門的氣溫依舊相當火熱,恰巧與南臺灣高雄市的氣候有點相似,似乎早已知情廈門閩南大戲院將有一個兩岸熱絡的、年輕人的藝術跨界藝術創作活動。實踐大學高雄校區的時尚設計學系以第九屆應屆畢業生的畢業展演主題「雙聲共振」和以攝影為主的「視界之美」報名參加2019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暨跨界扶青計畫競賽,並且雙雙告捷榮獲獎項。時尚設計學系參加2019廈門藝術節扶青計畫競賽,榮獲最佳時尚設計類奬及最佳視覺影像類奬二獎項,獲頒奬盃及奬金4萬元人民幣。

閩南大戲院
設計師:林易模、蔡又軒 設計主題:《SHEPHERD IN BED》

時尚設計學系自2007年成立至今已經十四年多,時尚設計學系一直有很清楚的教育定位方向,即是培養兩大設計模組(時尚整體造型設計、時尚媒體傳達設計)人才,並且在畢業展演上兩大設計模組必須共同合作創作作品演出,此跨界整合的作品不僅僅是國內首創,至今仍是引領國內高校各相關設計科系。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的整體造型設計是將服裝延伸到髮型、彩妝、配件⋯等,至於媒體傳達設計則是有別與傳統的平面視覺、動畫設計,而是專注在時尚攝影以及專為搭配時尚fashion show的動畫(2D、3D、手繪⋯等)、影像剪輯。

2019年兩岸藝術節期間不僅將有豐富多彩的高端品質演出,更是力求突破常規,開拓創新,增添了新的標籤——「跨界」。此次由閩南大戲院發起的「兩岸藝術跨界扶青計劃」,打破藝術類別邊界,發掘舞台表演、時尚設計、攝影等良才,廣徵兩岸青年優秀藝術創作,集兩岸藝術之美,美美與共,跨界舞台星輝熠熠,為藝術節注入更多活力。

設計師:林易模、蔡又軒 設計主題:《SHEPHERD IN BED》

2019年8月11日,筆者在獲知得獎訊息後,便於八月中旬第一次前往廈門閩南大戲院進行場地勘查,在勘查之後對於將fashion show搬進傳統的劇院演出,特別感到新鮮與興奮。而在接下來的設計想法的溝通與交流到最後的落實執行,除了拜現代科技進步可以進行視訊連線溝通外,實質上更要感謝台灣中華創意產業協會的吳岱儒小姐專員以及廈門閩南大戲院的工作團隊和協力廠商的大力協助與支持才能有圓滿順利成功的演出。

9月23日晚,2019 年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開幕式暨兩岸藝術跨界扶青計劃頒獎典禮在廈門盛大舉行。據了解,兩岸藝術節是閩南大戲院的年度品牌活動,經過六年的持續打造,已經成為每年金秋兩岸聯通情感、傳遞美好的盛事之一。開幕式當晚,由享譽海峽兩岸的藝術家澎恰恰和廈門著名主持人梁曉文聯袂主持。台灣實踐大學管理學院創意產業博士班所長、台灣中華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兩岸藝術跨界扶青計劃視覺藝術評委謝明宏先生,台灣實踐大學文化與創意學院院長、兩岸藝術跨界扶青計劃時尚藝術評委林恒正先生,廈門閩南大戲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羅豔女士,泉州大劇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萬志勇先生,廈門閩南大戲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煒楠先生出席活動。與此同時,不少廈門實力企業以及時尚界、攝影界知名人士也來到了現場。

2019年10月14~17日,在天空才微亮帶著一點薄霧的高雄小港機場的早晨五點多,看到了甫才畢業離開校門不到四個月的學生一個個從台灣各地前來集合準備前往廈門閩南大戲院。此次由筆者擔任兩岸藝術節暨跨界扶青計畫的時尚T台Show的創意總監兼領隊和時尚設計學系的另一位黃慧貞老師擔任此次活動的彩妝髪型總監以及十二位應屆畢業生一同前往廈門的閩南大戲院演出「雙聲共振」時尚fashion show。

設計師:陳宥均 設計主題:《LOVING STRANGERS》

時尚設計學系自成立以來,在所有專兼老師的努力與付出,除了紮實的教學工作外,也一直積極與國外相關藝術設計學校、藝術展演機構進行學術交流與展演合作並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國內外的設計競賽。所以此次的廈門閩南大戲院的展覽和時尚fashion show便是時尚設計學系的教育宗旨之一,而此次前往廈門閩南大戲院的展演合作更為特別之處,乃是與之前的展演參與、合作有所不同。不同之處是從舞台設計、燈光設計、舞台動態視覺影像效果、fashion show內容規劃、模特兒徵選、髮型設計、彩妝設計、後臺管理⋯⋯ 等,完完全全的由時尚設計學系的團隊負責設計執行。

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的日常教學方式,特別注重創意的發想、設計的過程、作品的落實。從大一新生的啟發教學到最終的成熟自信的畢業展演,為期四年的大學設計養成,每位同學早就訓練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次筆者和黃慧貞老師帶領時尚設計學系的學生團隊,一同代表學校、學系前往廈門閩南大戲院和對岸的高校閩江學院海峽學院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共同演出此次兩岸藝術節的壓軸表演「雙聲共振」時尚T台show。在行前的工作分配到現場的執行效率,在短短的二個工作天中,包括組織模特兒進退場、台步走位隊型變化、髮型、彩妝梳化、搭配舞臺燈光舞台動畫的綵排⋯⋯等。無不展現出極高的效率,身為創意總監也是老師的我是感到驕傲的,從事教學工作即將屆滿二十年,老師的最重要工作即是把學生教好,所以當看到自己所教導的學生有條不紊、指揮若定,個個自信滿滿的把活動辦好,實為身為老師的自己的最大的成就。

設計師:巫叔音、方怡雯、董盈萱 設計主題:《圓點美術館》

兩岸藝術節相關活動是大家共同成就了一件事,一件兩岸年輕人共同演出的一場精彩表演,縱然過程仍有許多小摩擦、小失誤,然而整體而言是盛大的、成功的演出。曲終終將人散,而時尚設計學系對時尚流行、美學文化、追求品質的精神,對參與此次活動的設計師、與會來賓、工作團隊、觀賞嘉賓⋯等應該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衷心期待!期待下一次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