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名稱|植織履(Exploration de la texture végétale)- 2022曾琬婷個展

藝術家|曾琬婷 TSENG,WAN-TING
策展人|黃志偉 HUANG, CHIH-WEI
展覽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A、B展覽室
展覽日期|2022.07.09(六) – 2022.08.07(日)
開幕&座談|2022.07.09(六)14:00-16:30
與談人|
黃志偉 HUANG, CHIH-WEI(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鄭勝華 ZHENG, SHENG-HUA(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主辦單位|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贊助單位|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植織履(Exploration de la texture végétale)」- 2022曾琬婷個展

文/黃志偉 HUANG, CHIH-WEI

走在這條路上,此路乃非一般之路,與其說是路,不如是條界線,一條海與陸的界線-防波堤。圍繞蔓延在防波堤兩旁的各種海岸植物,在海風落潮中浸染鹹濕,在雜亂叢生中掩飾了他們獨特的姿態與生命韌性…

海洋灣岸潮起潮落,潮澗沙洲植物的生之態,曾琬婷以日常閒逛散步的心境從容地走在這一界線上,以繪畫記錄當下,用採集的身體性去感知,編織重置這些海岸植物豐碩且強韌的生命力。在此路-界線上,曾琬婷在此成了一位閒逛者(flaneur),遊蕩、微觀、觸碰、採集和探索著這些海岸植物,表現出那屬於台灣濱海植物存在狀態另類的藝術樣貌。

本展以「植織履」為名,將曾琬婷所帶出的「濱海植物」、「植物肖像計劃」、「珊瑚礁地景」和再探「奚卜蘭島」(Lukut)註的藝術踏查計劃等幾條創作脈絡凝聚編織起來,進而以身軀腳步實行踐履之界,如蔓延散落相互交織在沙洲上的各種海岸植物般,彼此串接相依生存而織構成這一獨特的路-界線之境,透過藝術家的眼與心和身體的實踐,去牽動出海洋、島嶼歷史、自然生態和環境文化的詩性觀照,並讓我們從中捕獲新的視野,重新去認識、去感受那雜亂、荒蕪、陌生的濱海風景。

策展論述全文| 「植織履(Exploration de la texture végétale)」- 2022曾琬婷個展 策展論述
座談側記全文|從踏查的身體體會植物的生命—「植織履Exploration de la texture végétale:2022曾琬婷個展」展覽座談側記

—————————————-

藝術家介紹|曾琬婷 TSENG,WAN-TING
生於屏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現從事藝術創作、策展以及公共藝術創作。擅於利用植物材質的肌理與特性,呈現不同的植物觀感與藝術創作,以植物作為創作媒材的主要原因,來自過去曾從事農業相關科學研究近十幾年的時間,曾於2002年榮獲美國費城世界押花比賽金牌暨總冠軍。並參與國內外個展聯展數十回。許多女性藝術家創作的題材,多含有陰柔與母性對於生命、家庭、兩性關係與對土地的關懷。在全球都關注著生態環境逐漸面臨浩劫議題的同時,嘗試用裝置的創作關注環境議題,利用植物乾燥技術以及樹脂封存生態的多樣性樣貌,再透過藝術家的重新詮釋將植物多樣性,以呈現生態美學的豐富,從充滿詩意的角度溫柔的點出悉心渴望回歸自然本質的情感,透過自然物和標本的挪用,詮釋當代人類與環境關係的藝術產物,啟發環境醒思與批判。當自然環境與地貌更隨著時間有更大的改變,「如何與人類共生的『自然』和平相處」是目前在創作中所極欲引發人們關切的方向。

策展人介紹|黃志偉 HUANG, CHIH-WEI
黃志偉,朋友們都叫阿偉或叫偉哥,現為大學副教授,也是東港七角頭轎班,從事藝術創作、藝評和策展,出生於屏東東港,高中留學台北,大一點後留學比利時,返國後回鄉居住,被久違的魚腥味故鄉味所吸引,開啟10多年的畫魚肉的繪畫創作,畫了一堆肉花花後,近年的創作轉身跳躍到東港地方的民俗信仰文化–迎王祭典裡,試圖從回返民間、常民藝術與祭儀中,探索生命生活底層最真實的記憶情感、地方知識與現當代藝術表現的關係與可能性。